罗永浩曾深刻改变这个世界
软文很多人对此并不陌生,罗永对于站长来说,写原创性的文章时需要具备的,但真正能写好一篇营销性的软文还是有学问的。
2、深刻世界工具重要的是不可替代性。3、改变解决用户的问题才是最好的用户体验。
当本就身处忧患的初期创业者,罗永看到将“用完即走”当做好的标准产品之神,罗永也开始给“QQ邮箱”的替代工具添加上游戏、支付、阅读的功能,变成了一个不在纯粹的多属性平台,谁还有自信抱残守缺呢?于是“工具必死”更像是以下几种观点的集中表现:1、工具只是产品初期的定位,后期发展势必需要“去工具化”;2、工具类产品的更换成本低,谈不上留存,更谈不上深度运营;3、工具类产品的使用场景太过于局限,拓展空间有限;4、工具类产品的功能指向明确,很容易在需求解决之后被抛弃;于是在这样的恐惧驱动下,几乎所有的工具类产品都开始向着“平台化”的目标靠近,社交、直播、电商这些对原本核心产品或有益或无益的功能模块,都本着“宁肯错杀一千,不肯放过一个”的原则疯狂累积。所以真正让创业者感到焦虑的是并不是工具,深刻世界而是那些“工具外壳”下隐藏的伪需求。然而焦虑背后却有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:改变工具并不会死,工具变得更有价值。
根据辞海对于“工具是工作时使用的器具,罗永是达到、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”的定义我们可知,工具是一个非独立存在的概念。然而,深刻世界大而全的布局只能满足用户群的痒点,而解决不了用户的痛点。
总之工具类产品并不缺乏潜力,改变甚至很多工具类产品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,漂亮的完成了商业变现。
为什么说“工具必死”是错觉?有人相信是一回事,罗永对不对又是另一回事,而“工具必死”这件事就是许多人相信的错觉。比如最近包括真格基金在内的客户要买我们一个(木头管退)系统,深刻世界36氪就是一个最强的销售渠道,深刻世界如果要找卖给VC软件渠道,那肯定就是我36氪,没有第二家了。
我自己也想过能不能我也开一门课,改变199,然后招收100个人也可以。对于内容创业的未来路径,罗永36氪创始人刘成城认为关键在于媒体本身能不能成为品牌,这也是打破媒体发展天花板的关键所在。
如在零售行业,深刻世界渠道就是万达广场,品牌就是优衣库,自媒体就是没品牌的服装店,这样的服装店很容易倒闭的。改变自媒体如果不能做成品牌基本就没戏。
(责任编辑: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)
- ·南海上演全武行,越南海警船高速撞向印尼军舰,双方展开接舷战
- ·生于街头:发现街头摄影魅力
- ·韩国瑜公布“收到捐赠1.29亿” 要求蔡正元道歉
- ·从轻处罚,法院为何仍对“乐清失联男孩”母亲判实刑?
- ·亚马逊中国清仓大促,PC、移动端、微信小程序全线崩溃
- ·亚马逊AI可自动解雇工人
- ·年近50岁的莫文蔚为了他停工
- ·航母奶妈呼伦湖号大型补给舰现身大连,与国产航母首次同框
- ·北京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系统20日上线运行
- ·女子奔溃报警!自己养的9000块钱宠物鸡,被人偷去下锅!
- ·恩比德:我的确带伤打球 但我需要更多出场时间
- ·《往日不再》1.05更新修复bug
- ·抖音入局,60秒能否重新定义Vlog?
- ·娱乐新鲜派|周锐:愿把生活写成歌
- ·陕西扶贫开发办副主任陈肖坪被双开:搞政治投机
- ·持续逃离“三四线”日本住宅空置率创新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