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、柔宇科技互撕 折叠手机创新归谁?
在“大众创业、小米万众创新”的口号声中,在一波鼓吹创业的综艺节目中,90后创业者突然一夜冒了出来。
工具的死是创业者之殇不难发现,柔宇一个可以解决问题,柔宇满足了人们需求的工具,同样可以作为创业模式的基础,而真正感到焦虑的那些人或许从来没有清晰“工具”真正的意义是什么,或者工具只是为了续命,给自己无法走通的创业路径,找一个合适的心理安慰。当年装机必备的下载工具、科技杀毒软件以及输入法们都活在这样的生存法则之下,科技而且表现得非常直观,比如某款杀毒软件就被网友们自发地剔除掉了无用的杀毒功能,留下了一头可以在桌面上活蹦乱跳的小狮子。
互撕为什么有人相信“工具必死”人们从PC时代就有“工具必死”情结。因此工具型产品,折叠在焦虑下有很多被创业者们忽略的优势:折叠1、工具类产品是解决需求最直观的产品形态,无论是平台化还是注入其他元素,都无法脱离这个基础;2、工具类产品的更多是用户体验、技术功能上竞争,而产品即是最好的运营;3、工具类产品精简的产品形态,降低了随需求改变的成本;4、工具类产品的功能指向明确,也不断加深用户的惯性思维。这样的事实无关于人们的健忘,手机无关于社交网络带来的情感碎片化,也无关于人性当中的懒惰,而在于需求需要这个工具来解决。
创新初期的互联网产品继承了“门户时代”的思维。概念包装、小米属性升级从来都是拥有立足基础之后的锦上添花,而锦上添花从来不属于创业者。
无法更深层次地解决用户问题的先天不足,柔宇注定让这种产品形态被人们所抛弃。
所以即便支付宝做了很多次自杀式的社交改版,科技甚至有几次在舆论层面上发酵为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危机,科技逼得大Boss们不得不亲自发道歉信解围,他们却依然能够安然无恙地躺在人们的手机里。 内容问题解决了,互撕发布平台解决了。
从哪里下手呢?其实我们听到的课程和看到的经验技巧,折叠大多并不系统,都是零散的知识点,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即使了解再多也不知道如何下手。所以可以选择官网SEO+博客+行业网站,手机或者媒体网站+社会化媒体。
创新到底怎么玩?守护袁昆就以目前最流行的自媒体平台为例给大家介绍。都想快速切入互联网,小米因为我们看到太多的成功案例和草根逆袭,小米作为企业老板我难道不行?每天听了好多课,每天看到很多技巧,天天有成功案例,貌似和自己没啥关系。
(责任编辑:巫迪文)
- ·印度版“战斧”巡航导弹上天,矛头直指巴铁
- ·江苏盐城爆炸已致47死 习近平作指示
- ·改款思域5月上市配跑车中置排气
- ·有望3季度上市 长安欧尚科赛GT最新消息
- ·刘裕为何被称为战神君主
- ·丹麦首富痛失3个子女
- ·网友深夜偶遇王思聪与美女出行
- ·京网文【2017】10231-1151号
- ·马青骅被抽尿检苦熬3小时 回忆当年曾与勒布畅谈人生
- ·法海寺藏经阁立体重现明代壁画
- ·大学生办贷款小心这四种陷阱
- ·雷克萨斯拟在中国等地推出首款纯电动车
- ·朴有天被拘后仍否认吸毒
- ·菲律宾发现新人类物种:距今超5万年,疑似人类近亲
- ·中国电信第一季度净利润59.56亿元 同比增长4.5%
- ·死掉之后,我想这样再活一次